新聞報導
-
門牙縫大疫情期間戴口罩遮掩? 牙醫師:拖愈久代價高
收治這名輕熟女的牙醫師徐慶雲表示,患者原本牙齒排列還算整齊,但1、2年過去後,發現自己的門牙牙縫越來越大,原以為是牙周病導致,但經由牙醫師診斷後,發現造成牙縫變大的主因,竟然是後牙的缺牙問題。進一步了解,患者先前有1個小臼齒缺牙,但害怕植牙手術會很痛,又不想磨掉前後2顆正常牙齒做牙橋,因此一直拖延缺牙問題,沒想到此舉造成前排牙齒如骨牌效應般,一直往後倒,導致門牙縫日漸變大。
-
缺牙恐釀健康破口 選擇植牙有眉角牙醫師1次說清楚
▲徐慶雲指出,門診中的植牙患者,多數是有牙周病的老年人,牙周病往往導致缺牙,且細菌會侵蝕齒槽骨,但並非每顆牙床骨都適合植牙。(圖/ingimage)
-
父親節大餐美食當前 老爸無「牙」消受徒傷悲
牙醫師徐慶雲表示,每年從母親節一直到父親節前後,常會有子女帶著父母來門診看牙,其實也是孝親的方式之一。由於許多長輩平時沒有做好牙齒清潔,日積月累形成牙周病,或者有蛀牙卻因害怕看牙醫而拖延,最後導致缺牙,這些情況都是造成老人家牙口不好的主因。長輩一旦有缺牙,咀嚼就會出現問題,因此變得不愛進食、沒食慾,進而營養不均衡,如此惡性循環,就會影響長輩健康,因此顧好父母的牙齒,也等於照顧父母身體。
-
妙齡女子牙周病未及時治療 牙齒鬆動搖晃保不住!
▲台灣牙周病的盛行率相當高,但除了民眾因認識不足延誤就醫外,更多時候是因懼怕牙科儀器,無法克服心理恐懼而不願就診。(圖/ingimage)
-
美齒貼片結合3D列印技術 幫你找回亮白自信笑容
1名年約30歲的男性健身教練,相貌清秀、身材精實,工作上經常面對顧客,卻為一口泛黃的牙齒所苦。
-
老人缺牙只能吃軟食? 植牙後意外讓癌症婦挺過化療
徐慶雲指出,植牙的主要條件為骨頭條件的好壞,年齡是次要的,常見許多銀髮族長期缺牙,牙床骨萎縮嚴重,補骨量較大,若加上左右2側皆有缺牙,光1側補骨就須4至6個月,等待骨粉和自身骨頭完成骨整合,才能裝上假牙,整個植牙過程至少需要1年以上的時間;若是牙床骨狀況尚佳者,最快4至5個月即可完成植牙療程。現在多採用微創植牙技術,傷口小、出血量少,大幅降低疼痛感,而且有新式雷射儀器及新式手術技術輔助加上器械完全消毒也能確保降低術中的感染機率。
-
新型隱形美齒貼片擺脫黃板牙 免磨牙不傷牙當日完成
很多人擔心美齒貼片會造成酸軟或敏感性牙齒,牙醫師徐慶雲表示,現代人多半希望愛美與不損傷牙齒2者兼具,即便是美齒貼片也能以不磨牙方式包覆,不致傷害琺瑯質。目前引進台灣的德國西門子原廠美白貼片技術,不同於傳統貼片需要經過磨小真牙的過程,隱形美齒貼片僅0.3mm,能直接貼合於牙齒表面,如同牙齒的隱形眼鏡,舒適自然。
-
3D齒雕科技突破傳統 假牙製作當日完成不必等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現代人對於牙醫的依賴也逐漸從解決蛀牙、缺牙等功能性問題,轉變為美齒、矯正、植牙等提升生活品質的醫療服務。但不變的是,牙齒健康深深影響我們的飲食、發音咬字與社交,做好平日的清潔工作,定期洗牙與回診,才是維持口腔健康的根本之道。